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pdf 49页

  • 内容提供方善经济智库
  • 大小1.13 MB
  • 字数约4.3万字
  • 发布时间2022-10-02发布于北京
  • 浏览人气163
  •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 收藏次数0
  •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pdf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pdf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ER-LLBG-A-220516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21)》 (定稿)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北 京 市 老 龄 协 会 44118太阳成城集团 前言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首都老龄工作创新 发展的重要一年。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指示批示为根本 遵循,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住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 紧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疫情防控大局,认真谋划 “44118太阳成城集团” 时期老龄工作任务,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21)》分为综述、正文、附录三个部分。其 中正文共分十章:第一章总体阐述2021年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第二 章至第十章具体回顾2021年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包含老龄政策、老年民生保障、 老年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老龄产业、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老年人社会参与、 老年优待、京津冀老龄工作协同发展九个方面。 有关本报告相关文字和数据说明如下: 1.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征”中,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数据由市统计 局提供,户籍老年人口数据60至99岁为市公安局人口监测系统2021年底时点 数据,100岁及以上人口数据来源于市民政局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统计系统;部分 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第二至十章内容及数据主要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教委、市科 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 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园林绿化局、市 金融监管局、市医保局、北京银保监局、团市委、市残联、市公园管理中心、市 老龄协会等市老龄委相关成员单位提供。 3.本报告中的数据结点均为2021年底。 目录 前言2 综述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概要5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征7 一、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7 二、老年抚养系数持续上升 14 三、高龄老人占比稳定 16 第二章 老龄政策体系 19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 19 二、多元化老龄政策主体协同20 第三章 老年民生保障体系21 一、社会保险体系21 二、老年人社会福利23 三、社会救助24 第四章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6 一、老年人医疗环境26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27 三、医养融合28 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29 五、老年医学人才培养29 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30 第五章 养老服务体系31 一、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31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1 三、机构养老服务32 四、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32 五、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32 第六章 老龄产业34 一、老龄产业营商环境34 3 二、老龄产业融合发展34 三、老年用品适老化35 四、智慧老龄建设36 第七章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37 一、老年宜居环境37 二、无障碍环境37 三、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38 第八章 老年人社会参与40 一、老年志愿服务40 二、老年教育40 三、离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41 四、老年文体生活41 第九章 老年人优待42 一、老年人优待服务42 二、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42 三、跨越 “数字鸿沟”43 第十章 京津冀老龄工作协同发展45 一、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45 二、异地医保结算45 附录47 2021年北京市部分老龄政策文件47 4 综述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概要 2021年,市委、市政府对老龄工作高度重视,市人大、市政协深度参与, 市老龄委靠前指挥,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全市上下步调一致,老龄工作呈现统筹 推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不断增强。 整体来看,2021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有六大特色: 1.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印发 《北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 方案 (2021年-2025年)》,市老龄委印发 《北京市 “44118太阳成城集团”时期老龄事业发 展规划》,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 《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 (2021 年-2035年)》。同时,先后出台 《关于开展北京市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 设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 (试行)》等30余项涉老 政策,涉及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分类保障等老龄工作的各个方面、各 个环节,老龄工作整体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和福利养老金,惠及全市400余万人,加大对退休时间早、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 长的退休人员政策倾斜力度,使其更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研究制定 《关于做好 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衔接工作的通知》,推进失能护理补贴 与长期护理保险有序衔接。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人数42.2万人,为 符合护理条件的3228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服务。 3.医养结合提质增效。全面加强市区两级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指导中心 建设,市卫生健康委确定北京老年医院为市级指导中心、北京市隆福医院等 16 家医疗机构为区级指导中心,对本辖区医养结合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人才队伍 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安宁疗护服务等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不断提高 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印发《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等文件,优化医养结合审批流程和环境,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有序衔接。目 前,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总数为200家,其中,两证齐全的183家,提供嵌入式医 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17家,医养结合床位数6.15万张,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 务全覆盖。 4.探索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出台《北京市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管理办 5 法 (试行)》,城六区已出台相关办法/实施方案/细则,规范全市家庭照护床位 服务。累计建成家庭照护床位3500张,完成市政府 “为民办实事项目”2000张 建设任务。 5.印发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印发《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2021年版)》, 对城乡特困老年人,本市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 失能老年人,失智老年人,重度残疾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全体老 年人等8类服务对象,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分类,进 一步精准明确老年人基本养老公共服务项目。切实保障全市在册24.7万名居家 基本养老服务对象。 6.全面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出台《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 动方案 (2021-2023年)》,从居家生活、家庭关系、社区 (村)环境、健康支 持、智能应用、交通出行、社会参与、公共服务、人文环境九个方面着力推进解 决老年人的适老应用问题。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新鲜社区等29家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型老年友好型社区”。 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年确认558个小区列入改造,新开工301个小区, 新完工177个小区。全市已累计确认了1066个小区列入改造项目,累计开工665 个小区、完工295个小区。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499部,完工418部,全市累计 加装电梯2261部,为两万多户居民提供便利。 6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征 一、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一)常住老年人口情况  常住老年人口总量 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总人口2188.6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0.4万 人,其中: 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4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0.18%;比2020年增加 11.7万人,北京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1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4.24%;比2020年增加 20.4万人,也是近五年增量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 图1-1 2017-2021年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变动情况 7  各区常住老年人口分布情况 截至2021年末,全市16个区中,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 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72.8万人、60.9万人和49.6万人。 从各区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来看,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位列前三,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到27.0%、26.9%、25.1%。 从各区常住人口老龄化阶段来看,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 山区、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10个区属于中度老龄化阶 段,与2020年相比,新增怀柔区。具体情况见表1-1。 表1-1 2021年末北京市各区常住老年人口数据 常住人口 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 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 (万人) (万人) (%) 北京市 2188.6 441.6 20.2 东城区 70.8 19.1 27.0 西城区 110.4 29.7 26.9 朝阳区 344.9 72.8 21.1 丰台区 201.5 49.6 24.6 石景山区 56.6 14.2 25.1 海淀区 313.0 60.9 19.5 门头沟区 39.6 9.2 23.2 房山区 131.3 26.0 19.8 通州区 184.3 32.1 17.4 顺义区 132.6 22.0 16.6 昌平区 227.0 33.8 14.9 大兴区 199.5 31.6 15.8 怀柔区 44.1 8.9 20.2 平谷区 45.7 11.3 24.7 密云区 52.7 12.3 23.3 延庆区 34.6 8.1 23.4 注:本表为根据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二)户籍老年人口情况  户籍老年人口总量 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户籍总人口1413.5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 12.7 万人,其中: 8 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388.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7.5%; 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279.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9.8%; 8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64.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4.5%。具体见表1-2。 表1-2 2021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构成 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 占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 年龄组 人数 (万人) (%) 人口的比例 (%) 60岁及以上 388.3 27.5 100 65岁及以上 279.2 19.8 71.9 80岁及以上 64.3 4.5 16.6 图1-2 2017-2021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变动情况  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 2021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47岁,较2020年 (82.43岁) 上升0.04岁。其中,男性80.01岁,女性85.02岁。  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分年龄段性别构成 在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183.6万人,占47.3%,女性人口204.7 万人,占52.7%;性别比为89.7 (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其中: 9 60~69岁人口217.9万人,男性占48.7%,女性占51.3%; 70~79岁人口106.1万人,男性占46.7%,女性占53.3%; 80~89岁人口55.1万人,男性占43.7%,女性占56.3%; 90岁及以上人口9.3万人,男性占43.0%,女性占57.0%。具体见表1-3。 表1-3 2021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男 女 人数 占总人 占60岁及 人数 占同年龄 人数 占同年龄 年龄组 (万 口的比 以上的比 (万 组人口比 (万 组人口比 人) 例 (%) 例 (%) 人) 例 (%) 人) 例 (%) 60~69岁 217.9 15.4 56.1 106.0 48.7 111.8 51.3 70~79岁 106.1 7.5 27.3 49.5 46.7 56.6 53.3 80~89岁 55.1 3.9 14.2 24.1 43.7 31.0 56.3 90岁及以上 9.3 0.7 2.4 4.0 43.0 5.3 57.0 合计 388.3 27.5 100.0 183.6 47.3 204.7 52.7 在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中,60~64岁人口109.1万人,占28.1%;65~69 岁人口108.8万人,占28.0%;70~79岁人口106.1万人,占27.3%;80~89 岁人口55.1万人,占14.2%;90岁及以上人口9.3万人,占2.4%。具体见图 1-3。 图1-3 2021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年龄构成 10 图1-4 2021年北京市人口金字塔  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分年龄段变化情况 从2020年至2021年: 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增加9.7万人,增长2.6%; 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增加14.7万人,增长5.6%; 7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增加8.4万人,增长5.2%; 7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增加2.7万人,增长2.6%; 8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增加1.0万人,增长1.6%; 9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增加0.6万人,增长6.9%; 10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减少21人,下降1.5%。具体见表1-4、图1-5。 11 表1-4 2017-2021年北京市分年龄组户籍老年人口状况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占总 占总 占总 占总 占总 年龄组 人数 人口 人数 人口 人数 人口 人数 人口 人数 人口 (万 (万 (万 (万 (万 比例 比例 比例 比例 比例 人) 人) 人) 人) 人) (%) (%) (%) (%) (%) 60岁及以上 333.3 24.5 349.1 25.4 367.7 26.3 378.6 27.0 388.3 27.5 65岁及以上 219.8 16.2 232.9 16.9 252.8 18.1 264.5 18.9 279.2 19.8 70岁及以上 142.9 10.5 146.9 10.7 157.1 11.2 162.0 11.6 170.4 12.1 75岁及以上 95.7 7.0 96.7 7.0 101.4 7.3 102.0 7.3 104.7 7.4 80岁及以上 55.7 4.1 58.4 4.2 63.1 4.5 63.3 4.5 64.3 4.5 90岁及以上 4.8 0.4 5.5 0.4 6.9 0.5 8.7 0.6 9.3 0.7 833 928 1046 1438 1417 100岁及以上 — — — — — (人) (人) (人) (人) (人) 图1-5 2017-2021年北京市分年龄组户籍老年人口变动情况  分区户籍老年人口年龄构成 12 全市16个区中,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 城区,分别为65.5万人、56.6万人和44.6万人。户籍老年人口较上年,增幅 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分别增加了1.5万人、1.4万人、1.2 万人。 16个区中,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该区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 石景山区和东城区,分别为33.5%、32.9%和31.6%。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该 区总人口比例,较上年,增幅排在前三位的是石景山区、丰台区、昌平区,分别 增长了0.80个百分点、0.73个百分点、0.68个百分点。 16个区中,8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 分别为12.3万人、12.3万人和7.7万人。8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该区总人口比 例排在前三位的是石景山区、丰台区和朝阳区,分别为5.9%、5.8%和5.7%。具 体情况见表1-5。 表1-5 2021年北京市分区分年龄组户籍老年人口情况 60-69岁 70-79岁 80岁及以上 60岁及以 人数 占60岁及 人数 占60岁 人数 占60岁 上人口 (万 以上比例 (万 及以上比 (万 及以上 (万人) 人) (%) 人) 例 (%) 人) 比例 (%) 北京市 388.3 217.9 56.1 106.1 27.3 64.3 16.6 东城区 31.2 18.3 58.7 7.8 25 5.1 16.3 西城区 44.6 25.6 57.4 11.3 25.3 7.7 17.3 朝阳区 65.5 35.1 53.6 18.1 27.6 12.3 18.8 丰台区 39.6 22.3 56.3 10.4 26.3 6.9 17.4 石景山区 12.8 7.4 57.8 3.1 24.2 2.3 18.0 海淀区 56.6 29.5 52.1 14.8 26.1 12.3 21.8 门头沟区 7.7 4.5 58.4 2.1 27.3 1.1 14.3 房山区 21.3 12.3 57.7 6.5 30.5 2.5 12.8 通州区 21.2 12.2 57.5 6.5 30.7 2.5 11.8 顺义区 16.9 9.7 57.4 5.1 30.2 2.1 12.4 昌平区 16.7 9.7 58.1 4.8 28.7 2.2 13.2 大兴区 17.6 10.0 56.8 5.3 30.1 2.3 13.1 怀柔区 7.4 4.4 59.5 2.0 27.0 1.0 13.5 平谷区 10.5 6.0 57.1 3.2 30.5 1.3 12.4 密云区 11.3 6.6 58.4 3.1 27.4 1.6 14.2 延庆区 7.4 4.3 58.1 2.1 28.4 1.0 13.5 13  分区户籍老年人口户口性质 全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20.3万人,占比为82.5%; 农业人口68.0万人,占比为17.5%。具体见表1-6。 表1-6 2021年北京市分区户籍老年人口户口性质 60岁及以上人 非农业户口 农业户口 口 (万人) 人数 (万人) 比例 (%) 人数 (万人) 比例 (%) 北京市 388.3 320.3 82.5 68.0 17.5 东城区 31.2 31.2 100.0 - - - - 西城区 44.6 44.6 100.0 - - - - 朝阳区 65.5 63.2 96.5 2.3 3.5 丰台区 39.6 37.2 93.9 2.5 6.3 石景山区 12.8 12.8 100.0 - - - - 海淀区 56.6 56.5 99.8 0.1 0.2 门头沟区 7.7 6.2 80.5 1.5 19.5 房山区 21.3 11.9 55.9 9.4 44.1 通州区 21.2 12.4 58.5 8.8 41.5 顺义区 16.9 8.4 49.7 8.4 49.7 昌平区 16.7 11.2 67.1 5.5 32.9 大兴区 17.6 10.7 60.8 6.9 39.2 怀柔区 7.4 3.0 40.5 4.4 59.5 平谷区 10.5 4.5 42.9 6.1 58.1 密云区 11.3 3.8 33.6 7.5 66.4 延庆区 7.4 2.7 36.5 4.7 63.5 1 二、老年抚养系数持续上升 (一)全市户籍老年人口抚养系数 2021年底,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 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47.3%,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北京市每2.1 名户籍劳动力在抚养1名老年人;按15~64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5岁及以 上户籍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为30.0%,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具体见表 1-7。 表1-7 2017-2021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抚养系数比较 1 抚养系数,指被抚养人口数所占劳动人口数的比例。 14 抚养系数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少儿抚养系数 (0-14岁) 20.8 22.5 23.7 24.6 25.0 老年抚养系数 (60岁及以上) 39.7 42.2 44.3 46.1 47.3 总抚养系数 (0-14岁,60岁及以上) 60.5 64.7 68.0 70.7 72.3 少儿抚养系数 (0-14岁) 18.4 19.8 20.8 21.6 22.0 老年抚养系数 (65岁及以上) 23.2 24.8 26.8 28.3 30.0 总抚养系数 (0-14岁,65岁及以上) 41.6 44.6 47.5 49.9 52.0 注:少儿抚养系数为少年儿童人口数除以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抚养系数为老年人口数除以 劳动年龄人口数;总抚养系数为少儿抚养系数加老年抚养系数。 (二)分区户籍老年人口抚养系数 16个区中,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 老年抚养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石景山区和东城区,分别为61.3%、59.7% 和58.8%;按15~64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老年 抚养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石景山区和东城区,分别为37.0%、36.3%和 35.1%。具体见表1-8。 表1-8 2021年北京市分区户籍人口抚养系数 (0-14岁,60岁及以上) (0-14岁,65岁及以上) 少儿抚养 老年抚养 少儿抚养 老年抚养 总抚养系 总抚养系数 系数 系数 系数 系数 数 (%) (%) (%) (%) (%) (%) 北京市 25.0 47.3 72.3 22.0 30.0 52.0 东城区 27.1 58.8 85.9 23.0 35.1 58.1 西城区 29.7 54.5 84.2 25.7 33.5 59.2 朝阳区 24.1 54.0 78.1 21.1 34.7 55.8 丰台区 21.2 61.3 82.5 18.0 37.0 55.0 石景山区 22.5 59.7 82.2 19.2 36.3 55.5 海淀区 24.0 37.4 61.4 21.8 25.2 47.0 门头沟区 20.1 51.5 71.6 17.4 31.0 48.4 房山区 23.8 41.4 65.2 21.3 26.4 47.7 通州区 28.6 43.9 72.5 25.6 28.8 54.4 顺义区 26.4 42.8 69.2 23.6 27.4 51.0 昌平区 25.8 41.5 67.3 22.9 26.0 48.9 大兴区 29.2 38.6 67.8 26.3 24.9 51.2 怀柔区 22.9 42.8 65.7 20.2 26.3 46.5 平谷区 22.9 42.7 65.6 20.5 27.4 47.9 15 密云区 21.3 41.8 63.1 18.9 26.0 44.9 延庆区 20.8 41.4 62.2 18.6 26.3 44.9 三、高龄老人占比稳定 2019-2021年,北京市户籍人口中,8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均为 4.5%,占比稳定;老年人口由63.1万人增长至64.3万人,增长2个百分点。 从各区来看,近三年海淀区、平谷区高龄老年人占比发展稳定,分别保持 5.0%、3.2%,其中海淀区呈增长趋势,8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由12.0万人增加至 12.3万人。 (一)全市百岁老年人情况 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共计1417人,比上年减少了 21人。其中男性514人,女性903人,性别比为56.9。男性比上年减少了1人, 女性比上年减少了20人。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数为10人。具体见表 1-9。 表1-9 2021年北京市分区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情况 男性 女性 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 占全市百岁老年人比重 合计 (人) (人) 岁老年人数 (人) (%) 北京市 1417 514 903 10.0 -- 东城区 191 59 132 19.4 13.5 西城区 288 94 194 19.1 20.3 朝阳区 249 106 143 11.5 17.6 丰台区 123 50 73 10.4 8.7 石景山区 29 12 17 7.5 2.0 海淀区 294 131 163 12.0 20.7 门头沟区 18 5 13 7.0 1.3 房山区 21 1 20 2.5 1.5 通州区 46 14 32 5.5 3.2 顺义区 27 6 21 4.1 1.9 昌平区 38 12 26 5.6 2.7 大兴区 31 10 21 4.1 2.2 怀柔区 8 1 7 2.8 0.6 平谷区 17 2 15 4.2 1.2 密云区 26 5 21 5.9 1.8 延庆区 11 6 5 3.8 0.8 16 (二)各区百岁老年人情况 16个区中,百岁老年人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海淀区、西城区和朝阳区, 分别为294人、288人和249人。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数排在前三位的 是东城区、西城区和海淀区,分别为19.4人、19.1人和12.0人。具体见图1-6。 图1-6 2021年北京市各区每十万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数排序 16个区中,百岁老年人数与上年相比,石景山区、顺义区、怀柔区人数保 持不变,分别有29人、27人、8人。东城区、西城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 兴区、延庆区6区与全市整体发展趋势相一致,均呈同比下降,东城区同比减少 23人。百岁老年人增长数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通州区和昌平区,分别增加 13人、8人和4人,朝阳区、海淀区、平谷区、密云区也有小幅增加。具体见表 1-10。 表1-10 2017-2021年北京市分区户籍人口中百岁老年人变动情况 百岁老年人数 (人)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北京市 833 928 1046 1438 1417 东城区 122 124 149 214 191 西城区 191 202 219 291 288 朝阳区 145 155 164 246 249 17 丰台区 62 86 92 110 123 石景山区 14 16 20 29 29 海淀区 141 172 220 293 294 门头沟区 14 8 14 26 18 房山区 9 17 22 33 21 通州区 29 30 33 38 46 顺义区 19 21 21 27 27 昌平区 25 22 28 34 38 大兴区 16 21 16 33 31 怀柔区 9 13 10 8 8 平谷区 15 17 17 16 17 密云区 12 16 12 25 26 延庆区 10 8 9 15 11 18 第二章 老龄政策体系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 2021年,北京市持续加强养老服务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化的政策体系。 一是落实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编制 《北京市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 (2021年-2025年)》,构建了由“人、财、物、科技、环 境、协同”六个方面组成的政策框架,细化了41项重点任务分工,从保障制度、 人力资源、为老服务、设施建设、科技支撑、适老环境、区域协同七个方面,建 立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29项能力评价指标,完善了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化的顶层设计。 二是加强老龄工作规划保障。结合《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 《北京市“44118太阳成城集团”时期老龄事业发 展规划》,提出“44118太阳成城集团”期间老龄事业发展16项重点指标和9方面主要任务; 印发 《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 (2021年-2035年)》,明确各区、各街道乡镇 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数量规模,推进地区平衡和结构合理, 促进各区养老服务工作发展,推动建成全面覆盖、城乡统筹、独具北京特色的“三 边四级”精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调发展。出台《北京市养老家庭照护床位 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明确概念定义、申请流程、服务内容、支持政策、工 作要求。出台《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进一步明确驿站基本 养老服务责任,调整并优化驿站功能定位,规范驿站补贴申请与发放,健全驿站 运营补贴方式,加强驿站运营补贴监管。出台《北京市养老服务合同 (养老机构 版)》示范文本,设置 “7天冷静期”,明确权责利,避免因合同条款确实和意 思表达不真实、不确切,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况。 四是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2021年,北京市老龄委印发了 《北京市推 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方案 (2021-2023年)》 (“友好九条”),从居家 生活、家庭关系、社区 (村)环境、健康支持、智能应用、交通出行、社会参与、 公共服务、人文环境九个方面着力推进解决老年人适老应用问题,推进老年友好 19 型社会建设。印发《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导意 见》,制定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功能服务 “建设菜单”,开展专项排查治理 工作,加强宜居环境建设。 五是促进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发展。出台《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 案 (试行)》,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机制,创新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二、多元化老龄政策主体协同 2021年,北京市出台老龄政策30余项。从发文主体来看,涵盖市人民政府、 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北京银保监局、 市残联、市老龄协会等相关单位,老龄政策发文主体更加多元化,跨部门协作增 加。市老龄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印发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2021年工作 要点》,明确28项老龄重点工作任务。北京市老龄政策呈现多维度、精准化发 展特点。 20 第三章 老年民生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险体系 (一)养老保险 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截至2021年底,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78.2万户,同比增加3.9 万户,增长5.2%;参保人员1826.8万人,比上年增加48.9万人,增长2.7%, 其中享受待遇人员319万人,同比增加7.6万人,增长2.4%。 2021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437.5亿元,同比增加887.7亿元, 增长34.8%;基金支出2904.1亿元,同比增加319.7亿元,增长12.4%;基金当 年结余533.4亿元。 2021年,本市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同比 增长4.5%,这是北京第29次连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保持向退休时 间早、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加大倾斜力度,使他们更多地享受社会 发展成果。 2021年,本市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跨省转入10.2万人,转出20.4万人。全年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往天津市1.1 万人,转出金额4.1亿元;转往河北省2.8万人,转出金额7.6亿元;天津市转 入0.6万人,转入金额3.3亿元;河北省转入1.2万人,转入金额5.6亿元。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人数为192.4万人,其中城 乡居民参保19.7万人,农民参保172.7万人。 2021年底,90.8万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 利养老金人员为32.1万人)。 2021年,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基金收入 113.6亿元,基金支出103.9亿 元,基金当年结余9.7亿元。 21 (二)医疗保险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截至2021年底,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1486.0万人,比上年增加 35.3万人,增长2.4%。其中退休人员320.5万人,比上年增加7.6万人,增长 2.4%。 全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672.4亿元,基金支出1358.8亿元,基金 当年结余313.6亿元。全年统筹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跨省转入2.5万人, 转出7.6万人。 2021年,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印发 《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 用范围的补充通知》 (京医保发 〔2021〕22号),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 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探索个人账户 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 长期护理保险的个人缴费,支持购买本市补充医疗保险,增强本市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互助共济性,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截至2021年底,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400.8万人,其中老 年人 110.3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113.6亿元,基金支出 106.8亿元,基金当年结余6.8亿元。 (三)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 海淀区失能护理互助保险试点 北京市已开展两种模式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海淀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商业性 失能护理互助保险试点,截至2021年底,海淀区失能护理互助保险试点个人参 保374人,保费规模160万元;政府全额补助对象 (低保对象、计生特殊家庭人 员等)7053人,保费规模3956万元;已享受服务16人,1人康复,7人身故, 总共已支出金额23万元。 22  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石景山区已在全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底,石景山区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人数42.2万人,已为符合护理条件的3228名重度失能人 员提供服务,其中机构护理515人、居家护理和机构上门护理2663人。 在长护险护理服务内容方面,石景山区制定了32项护理服务内容,共签约 69家护理服务机构,通过组织护理服务技能大赛、知识竞赛及满意度调查等方 式,多举措督促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养老、护理相关服务产业发展。在长护 险支付标准和服务监管方面,石景山区初步建立起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机构护理、居家护理待遇支付标准和服务监管制度,提升失能人员生活质量,减 轻失能人员家庭照顾负担和经济负担。此外,石景山区9个街道长期护理保险服 务网点实现现场咨询、参保缴费、待遇申请、审核支付等服务内容“一窗综办”, 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 推进失能护理补贴与长期护理保险衔接 2021年,全市积极推进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研究做好失能护 理补贴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衔接工作。在石景山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期 间,市民政局、市医保局研究制定 《关于做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与长期护理保 险试点衔接工作的通知》,对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员,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 发放标准从每月600元调整为每月400元;对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且符合困境 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的人员,仅补助待遇差额部分。 二、老年人社会福利 (一)养老服务补贴津贴 北京市围绕“三失一高一独”等老年群体,统筹实施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 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津贴等制度。2021年,全年累计向困难、 失能、高龄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津贴27.39亿元,月均发放87.14万人次。 (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23 2021年,全市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共投入资金2.3亿元,覆盖 10.97万 人。 (三)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 2021年,北京继续实施 《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实施 办法》,对城乡特困、低保、低收入、失独、其他重度残疾人等5类服务对象给 予每月1200元-3600元的入住机构补贴。 三、社会救助 (一)城乡特困人员 截至2021年底,全市特困供养人员6685人,其中60岁及以上5478人。城 市特困供养对象1378人,其中60岁及以上911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5307人, 其中60岁及以上4567人。 (二)城乡低保对象 2021年,北京市城乡低保标准从家庭月人均 1170元调整为1245元。截至 2021年底,全市低保对象10.9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低保对象3.14万人。 城市低保对象7.0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低保对象1.4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 3.8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低保对象1.70万人。 (三)城乡低收入老年人 2021年城乡低收入认定标准为2320元。截至2021年底,城乡低收入家庭 中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2109人。 (四)临时陷入困境老年人 2021年对老年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153人次。 (五)医疗救助 24 2021年,全市社会救助对象门诊救助累计 12.5万人次,支出金额9404.1 万元;住院救助累计1.5万人次,支出金额6816.4万元;全市因病致贫救助2548 人,支出2651.4万元。 25 第四章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一、老年人医疗环境 (一)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指导中心建设 2021年,北京市夯实 “1+17+N”老龄健康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市区两级老 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市卫生健康委确定北京老年医院为市级指 导中心、北京市隆福医院等16家医疗机构为区级指导中心,对本辖区医养结合 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安宁疗护服务等 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不断提高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水平。 (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 2021年,北京继续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在全市综合医院、中 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持续开展老 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对建设满三年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进行复核。不断完善老 年友善医疗机构评价标准,丰富服务内涵,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将为老年人建 立无码就医通道、提供人工服务、开放现场挂号、设立现金收费窗口、基层卫生 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等内容纳入友善医疗创建内容,评价内容从63项细化到 115项。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已有471家医疗机构创建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创建率达到81.2%。 (三)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 2021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开展 “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 设,制定了《北京市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北京市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 建设评价标准》,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规范开展老年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老年健康服务。融合基本医疗、公 共卫生服务以及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内容,优化服务 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补齐短板。共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验收,占全市 2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1.2%。 (四)老年医学科建设与安宁疗护服务 将老年医学科建设与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有机结合,老年医学科作为二级以上 综合医院创建友善医疗机构的必要条件,对于未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 医院采取一票否决。邀请专家研究制定老年医学科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建议,为老 年医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截至2021年底,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老 年医学科设立比例为58.75%。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6 部门制定了《北京市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了《北京市二 级以上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指南 (试行)》等5项制度规范,探索实施 “医院 -社区-居家安宁疗护分层规范化管理模式推广项目”和“安宁疗护专科联盟项目”, 设计开发安宁疗护转介平台,拓展安宁疗护服务新模式。 (五)综合医联体建设 2021年,东城区、西城区、怀柔区、平谷区试点健康联合体建设,探索贯 通医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健康北京建设路径。 (六)“互联网+医疗”服务试点 积极推进 “互联网+医疗”,初步搭建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全市建成互联 网医院32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达131家。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 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391万份, 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的91%。为符合老年优待政策的老年人免费体检64.3 万人,实现健康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180.3万人。 2021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为老年人提供诊疗服务3889.8万人次, 出诊10.66万人次,对60岁及以上符合优待政策的户籍老年人免普通门诊医事 27 服务费个人自付金额部分3616.32万人次,对60岁及以上非户籍老年人免普通 门诊医事服务费个人自付金额37.19万人次。全市共有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认定成为老年健康服务示范基地。 2021年,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验收,占全 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1.2%。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当前,北京建立家庭医生团队5170个,累计签约65岁及以上老年人224.2 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的77%。16个区中,以朝阳区、海淀区、丰台 区65岁及以上签约老年人数量最多,依次为42.3万、30.3万、22.8万。 (三)百岁老人健康服务 2021年,持续为满100周岁的北京户籍老人提供价值3000元居家健康服务, 服务项目由42项扩展到130项,包括诊疗、互联网+医疗护理、康复治疗、药学、 安宁疗护、中医服务等内容,已累计完成服务13000余人次,全年为919位百岁 老人累计提供服务10056人次。 三、医养融合 制定 《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 登记,落实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规范。支持符合条件的驿站分期分批建 设护理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途径,为北京户籍百岁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等居 家医护服务。深化农村医养结合,面向农村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医疗分支机 构试点开展远程医疗。 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医养结合机构总数为200家,其中,两证齐全的183 家,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17家,医养结合床位数6.15万张。北 京已建设2所安宁疗护指导中心、9个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 务全覆盖。 创新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发挥北京老年医院医疗护理康复优势,投资300 万元,开发具备老年特色的医康护养 “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为各类型 28 养老服务机构赋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远郊区老年病医院、卫生服务中心、 养老照料中心建立对接关系,定期开展远程培训、查房、会诊等服务,提高基层 养老机构服务能力。遴选8家机构作为国家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 为医养结合机构在线上提供远程医疗、慢病管理、复诊送药、照护指导等服务。 京冀两地老龄办联合,组织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交流, 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护理员等人 员的服务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2021年,持续推进 “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身边工程”。以二、三级中医医 院为核心,组建152个中医药健康养老联合体。 继续创新 “卡、包、岗”三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模式,推出50余种中医 药健康养老普惠包,开通 “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功能。截 至2021年底,累计有97.57万人次老年人使用中医药诊疗包、29.84万人次使 用中医适宜技术包、26.46万人使用中医药健康管理包。 截至2021年底,试点单位三岗共服务老年人252.64万人次,其中诊疗岗 160.14万人次,调理岗33.58万人次,咨询岗58.90万人次。为18.92万老人 提供免费中医体质辨识服务,为8279名老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为7785名老人 提供上门身体检查服务。为医养联合体实现老年人转诊人数9351人,分诊转回 (康复治愈)549人,重点监测179人,托底老人929人开展护养工作。 五、老年医学人才培养 持续开展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工作。遴选协和医院等14家三级医疗机构为北 京市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完成79名老年医学人才培训任务。积极开展安宁 疗护培训,安宁疗护示范基地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训骨干 1000余人次。举办 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先后遴选1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 健康养老护理员6834人。截至2021年底,近2600名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师资、 近6600余名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考核合格并分别取得 《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师 资》证书、《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证书,切实弥补了基层中医健康养老人员不 29 足、技术不规范的短板。 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从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角度,制订《加强北京市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及任 务分工》,提出17项工作措施,加强老年疫情防控工作。市卫生健康委指导和 协助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 服务衔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与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心)的对接率达到100%。 加大老年人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引导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结合老年群 体特点,制定 《老年人卫生防疫法规普法宣传教育方案》,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 用,引导老年人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防疫心理健康宣传,通过热线电话、 宣传手册、心理讲座等多种形式,疏解疫情给老年人带来的焦虑情绪。 30 第五章 养老服务体系 一、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 具有北京市户籍,居家生活并经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确定为重度失能的老年 人或重度残疾老年人,可以申请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家庭照护床位使用对象将享 受符合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心理服务等 服务,并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护理技能提升培训。享受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老年人, 将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范畴,享受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免费体检、 预约转诊、开具长处方等服务。符合条件并申请通过后,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将按 照家庭病床规定进行管理,提供医疗服务,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实时结 算。2021年,北京累计建成家庭照护床位3500张,完成市政府 “为民办实事项 目”2000张建设任务。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底,新建成运营街乡镇养老照料 中心13家,累计建设运营养老照料中心276家;已建成运营养老服务驿站1112 个;全市累计发展养老助餐点1015个。 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建设。印发 《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2021年版)》, 切实保障全市在册24.7万名居家基本养老服务对象。 优化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功能。在街乡镇建立驿站服务责任片区,将全市在册 的居家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分解落实到邻近驿站。明确驿站为责任片区内基本养老 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养老顾问、个人清洁、呼叫服务四项基本养老服务。 加强居家巡视探访工作。印发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第12部分:巡视探访服 务》,统一规范全市居家养老巡视探访内容、标准。截至2021年底,共巡视探 访老年人11.68万人,累计巡访741.22万人次。 进一步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完成经济困难 老年人家庭入户评估2.8万户,实际改造2.7万户。 31 三、机构养老服务 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运营养老机构579家,其 中2021年新增养老机构 17家,新增床位3000张。全市养老机构共入住4.76 万人。 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养老服务设施。出 台《北京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总体方案》,精准制 定改革清单,推动适老化改造和转型发展养老服务设施,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有效供给。 推进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北京市共有星级机构458家,其中五星级13 家、四星级40家、三星级58家、二星级309家、一星级38家。星级社区养老 服务驿站777家,其中三星级13家、二星级402家、一星级362家。 持续做好养老服务资金保障。2021年,市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专项投入16.12 亿元,同比增加2.29亿元,增长 16.56%。2021年发放养老机构建设补贴5029 万元、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约2亿元。 四、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制定 《北京市“44118太阳成城集团”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推进农村养老服务 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开展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试点。北京已在怀柔、密云、延庆3个区 展开试点,累计建成300个互助养老服务点,提前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200个建设任务。 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农村康养。建立全市闲置农宅盘活利用发展特色产业季 报制度。截至2021年底,除朝阳、丰台、海淀外,10个涉农区共有闲置农房院 落21891处,盘活利用农房院落9452处,占比43.2%,主要发展精品民宿、旅 游休闲、商务办公、健康养老等特色产业共2917处。房山、昌平等区通过建立 “村集体+农户+社会资本” “合作社+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盘活闲置农宅,发 展乡村民宿等特色产业。 五、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32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出台 《关于做好<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 养培训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推动落实护理岗位奖励津贴发放、开 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遴选区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做好毕业生入职奖励数 据归集四大重点工作。 目前,北京市具备养老护理员培训资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62所,养老机 构内养老护理员1.1万余人。2021年,全市为8700余名养老护理员发放岗位奖 励津贴2236万余元。 33 第六章 老龄产业 一、老龄产业营商环境 积极落实涉老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养老产业发展。一是充分利用门户网站、 12366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解读涉老优惠政策,扩大政策宣传 普及面;二是完善纳税服务,不断精简减免税办理流程,实现了纳税人享受涉老 税收优惠政策自行判别,自主申报,自动享受,资料留存备查;三是畅通问题反 馈渠道,密切关注养老服务业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立足全市实际,及时组织开展 深入调研,引导养老产业纳税人切实享受到政策优惠。 北京市深入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 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和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连锁运营的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单体门店,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 政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 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 二、老龄产业融合发展 (一)老年金融服务 2021年,北京银保监局办公室印发 《关于切实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有 关事项的通知》,从改进老年人金融服务方式方法、开展 “适老”金融知识宣传 普及、增加“适老”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等方面,促进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提升老 年人金融服务深度、广度和温度,积极打造养老金融生态圈,开发多元化养老金 融产品和服务,搭建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平台、培育专属性养老金融服务品牌, 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乐享老年生活。 截至2021年底,困难老人由政府全额补助的全市老年意外险项目保费收入 922.6万元,累计承保人次20.1万人,覆盖率6.1%;理赔人次1308人,理赔金 额219.94万元。北京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累计承保37个家庭的54位 老人,占全国的26%;已发放养老金2200余万元,抵押房产总值1.38亿元。 34 (二)消费季银发节活动 进一步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动老年用品产业化升级。连续开展 北京消费季银发节活动,引导企业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培育银发消 费。活动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组织相关 企业拓展线上线下多场景的促销和服务,帮助老年人加深对线上服务和消费的认 知和理解;同时以辅导、基础知识讲堂等老年人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推 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助力实现中老年人 从被照顾者到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转变。指导连锁超市根据老年消费者习惯,在推 广自助结账过程中在门店保留足够数量的人工收银台,同时根据顾客排队情况, 灵活安排弹性收银,确保不出现长时间排队结账的情况。特别针对老年人等特殊 客户群体,开设一定的专用通道,为老年人购物结算提供方便。 (三)智慧康养高峰论坛 举办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发展银发经济、安享健康生活”智 慧康养高峰论坛,围绕国内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格局、产业规范和扶持政策发展、 智慧社区及科技康养、银发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 三、老年用品适老化 (一)老年康复辅具研发 不断强化场景应用,推动智能康复辅具测试应用标准化平台研制。以北京市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为平台,研发康复辅助器具评估适配技术系统平台。聚集康 复辅助器具优势企业和研发创新机构37家,推动北京市康复辅具产业的集聚发 展。截至2021年底,通过残疾人辅助器具平台,老年残疾人成功订购辅助器具 的人数为4.64万人,财政补贴资金达到4312万元。 (二)老年用品产业发展 2021年,针对西城、丰台、海淀、石景山4个区6个社区开展老年用品产 业发展实地调研,形成 《关于适老化改造、社区老年人便利化服务和老年用品产 35 业发展有关情况综述》。深入多家老年用品研发制作、销售企业走访调研,形成 老年用品不适老问题调研报告。协调媒体对老年玩具产业进行深度采访报道。为 “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协调安装 “北京通——养老助残卡”POS机,协调相关 机构给予支持。 四、智慧老龄建设 (一)老龄信息化支持平台搭建 为加强全市老龄工作的数据支撑,依托市大数据中心,汇集、治理和分析全 市各职能部门、各区政府涉老数据,建设北京市老龄健康信息协同与决策支持平 台,为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化工具,为老龄健康事业和 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老龄信息服务。 (二)智慧社区建设 北京积极探索试点智慧社区,先进科技在小区内集成应用,现代技术与日常 生活紧密联系,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智能的社区服务。智慧门禁系统、 车辆识别系统、高清监控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扎根”社区,给居民生活安全增添 保障和便利。朝阳区双井街道在2019年入选了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可持续发展试 点社区,成为该项目在全国的首个社区级试点;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建设部社区、 西城区府南社区等智慧化建设明显,为推进城市运行和管理数字化,打造高水平 智慧城市作出贡献。 36 第七章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老年宜居环境 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创建,组建审核专家库,开发使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申报管理系统, 命名53个社区为 “北京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其中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新鲜社区 等29个社区被命名为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二是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以建党100 周年庆祝活动、冬奥会筹办等重大活动为引领,突出重点区域,以街区为单元, 从线到面连片推进,与城市主干路环境整治、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平房院落治理 等街区更新项目相结合,推动城市环境治理由线性向片区转变。全年已确认558 小区列入改造,新开工301个小区,新完工177个小区。全市已累计确认了1066 个小区列入改造项目,累计开工665个小区、完工295个小区。老楼加装电梯新 开工499部,完工418部,全市累计加装电梯2261部,为两万多户居民提供便 利,加装电梯速度、效果和质量处在全国前列。全市开展完成了1385条背街小 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任务,其中,在城六区和通州区打造200条精品街巷, 同步推进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6个示范片区综合治理。 二、无障碍环境 2021年是北京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专项行动收官之年,累计整治整改点位 30.6万个,全市无障碍环境规范性、适用性、系统性水平显著提升。 在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方面,一是优化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截至2021年 底,公交集团配备无障碍公交车1.2万辆,城区无障碍公交车配置率达到80%以 上,所有公交车内均配备了 “老幼病残孕”专座,专座数量不低于座椅总数的 20% (双层车除外),车内均配备了语音报站机和滚动屏,方便老年乘客收听、 查看车辆运营情况;配置无障碍出租车500余辆;轨道交通开展升降平台和爬楼 车专项改造工作,更新并补充了144台轮椅升降平台和57台爬楼车。二是继续 推动网约车平台开发上线便利老年人打车模式,降低操作难度,开发“一键叫车” 37 或通过客服电话预约网约车等方式,便利老年人约车。三是推进公园无障碍设施 建设,加大公园环境、游览路线、公共厕所等设施无障碍改造,2021年已完成 全市99个公园、211个点位无障碍设施整治计划。四是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 设施改造提升,改造旅游景区旅游厕所、无障碍坡道、休息亭、休息座椅,配备 轮椅等。北京已实现了所有5A级和大部分4A级景区设立适用于年轻人陪伴行动 不便老年人使用的家庭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 三、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 加强老龄宣传教育阵地建设。2021年,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 了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 《老年之友》栏目等 10个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基地 (第一批)。 组织开展 “敬老月”活动。印发 《关于深入开展2021年全市 “敬老月”活 动的通知》,举办 “敬老月”活动1284项。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 “百岁老人 话百年”口述史活动,设计老人口述历史专访节目,以百岁老人百年人生反映党 成立百年来的丰功伟绩。举办2021年 (第七届)京津冀 “银发达人”评选活动, 通过海选、网络点赞及专家评审,共评出10位银发榜样、19位银发达人及1个 银发达人集体奖。开展2021年 (第二届)“敬老得福 ·最美太极老人”展示评 选活动,共有1749名符合条件的太极拳友报名,评出最美太极老人、最美太极 寿星、最具人气太极老人等奖项。启动 “北京市老年人参与冬奥、感受冬奥、祝 福冬奥”活动,通过冰雪运动项目体验、冬奥文化线上讲座、艺术作品征集等, 引导老年人群积极融入冬奥氛围。 开展2021年北京市 “孝顺榜样”命名工作。印发 《2021年度 “孝顺之星” 和 “孝顺榜样”命名工作方案》,共推荐41名 “孝顺榜样”候选人,经基层推 荐、大众点赞、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命名10名北京市 “孝顺榜样”。聚焦空 巢老人、独居老人、失智老人等三类老年群体,拍摄活动主题宣传片 《孝是更好 的陪伴》,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等主流平台投放,全文播放 量超千万,其中在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一个月,播放量突破百万。 常态化开展寻找 ‘首都最美家庭’活动,将 ‘孝老爱亲’类型的最美家庭作 为寻找、挖掘先进家庭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寻找、宣传最美家庭的形式,弘扬孝 38 老爱亲的良好家风,以好家风引导好社风,持续优化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 39 第八章 老年人社会参与 一、老年志愿服务 以“大党建”工作为抓手,引导、支持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鼓励引导老年 人通过老年人协会等自治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探索建立鼓励机制促进老年人参与 社区治理、社会服务、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比如组建老年志愿监督员队伍,监督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组织老年志愿者参与毛主席纪 念堂志愿服务,让老人们发挥余力,实现自身价值。目前 “志愿北京”平台老年 人或助老相关的志愿团体1531个,志愿服务项目1.7万个。截至2021年12月, 北京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中60岁以上志愿者人数为84.79万人,注册助老类志愿 服务队伍数量4548个,发布助老类志愿服务项目12931个。 二、老年教育 加强市、区两级办学网络建设。积极开展线下教育和远程教育相结合,支持 送教进社区、学养结合、老年学习社团等多种服务形式,方便老年人学习,进一 步拓宽老年人学习空间。目前,依托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已初步形成市、 区两级办学网络,并进一步向街道 (乡镇)、社区 (村)延伸。截至2021年底, 全市共有3167所老年大学 (老年学校、社区老年学校),其中社区 (村)老年 学校 (学习点)2884所。2021年全市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60岁及以上常住老 年人总数为57.8万人,全年网络注册学员数为14.9万人。 不断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持续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力,培育市级老年学习示 范校 (点),开展北京市老年学习示范校 (点)申报认定工作,认定北京老年开 放大学、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等20家单位为首批北京市老年学习示范校 (点)。 注重老干部大学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建区级老干部大学26所;街 乡级老年大学213所;村社级老年课堂533个,扩大老干部(老年)教育覆盖面, 着力提升老干部 (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水平。 支持老年人圆“大学”梦。支持老年大学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助力老年人夕 40 阳圆梦。各区属职工大学先后开展老年专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北京开放大学 开展了本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既为老年群体的终身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又拓 宽了成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三、离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落实 《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工作方案》要求,以“永远跟 党走”为主题,组织老同志代表参加座谈会,指导做好 “光荣在党50年”纪念 章颁发、“百名先进访谈”“初心如磐——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入党志愿书陈列展” “优秀党课评选展播”“支部书记谈党建”“离退休干部向党说句心里话” “党 史宣讲” “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调研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慰问离休老干部, 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 继续发挥老党员先锋队模范作用。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 “三个北京”建设、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基层治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文明行为促进等工 作,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贡献智慧力量。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建立老党员 先锋队2442支,成员达到6.5万人。老干部宣讲团共212个,宣讲员1285人。 主题线上线下宣讲近3000场次,累计受众约700万人。 四、老年文体生活 推进全市四级文化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全市四级公共文 化设施共43个 (其中市级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区级图书馆22个、区级文 化馆19个),街道乡镇综合文化中心333个,社村文化室6467个,覆盖率超过 98%,为全市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免费或优惠文化服务。 创新开展老年人文化活动。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 人文化、教育、体育活动,继续开展 “最美太极老人”“银发达人”展示、“北 京市老年人参与冬奥、感受冬奥、祝福冬奥”等活动。 41 第九章 老年人优待 一、老年人优待服务 (一)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优待 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制发养老助残卡502.27万张,有效持卡数450.86 万张,其中本市户籍老人373.72万,外埠老人77.13万。 (二)老年人入园优待工作 全市公园积极落实老年人入园优待工作,各收费公园及时把对老年人的优待 政策纳入 “购票须知”,明确告知老年人相关优惠标准和内容,积极为老年人代 查健康宝111万人次。 (三)博物馆优待 截至2021年底,北京地区备案博物馆为204家,其中免费开放95家,与去 年同期相比增加5家;2021年年度新增备案博物馆7家,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 占新增量的70%。 二、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 (一)老年人权益保障举措宣传 市属媒体高度关注街道、民政、司法等部门针对老年人权益做出的努力,刊 发 《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将惠及社区老人》 《9单位联手 双井老人享 “点菜式” 服务》 《“蓝马甲”助老反诈行动进社区》等稿件,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举措, 提升老年人维权意识。 (二)法律维权活动 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依托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北京12348公共法律 服务热线和北京法律服务网等平台,深入开展法律咨询热线,组织村 (居)法律 42 顾问、公证骨干主动深入到社区、街道、养老院,为老年人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解答法律疑惑,着重对老年人容易遇到的赡养问题、财产纠纷、容易受骗等情况 以案件释法,提高老年人学法用法、预防纠纷和防范诈骗的意识。 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2021年以来,共开展针对老年人电信诈骗防范宣 传3500余次。组织社区民警在辖区医疗服务站、老年人活动中心、集贸市场等 场所,大力开展现场宣传、广播媒介宣传,点对点、面对面宣传防范知识,切实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筑牢老年人思想防线。 开展助老敬老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下发 《关于开展2021年公共法 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的实施方案》,活动期间,提供法律援助上门服务15人次, 举办各类活动890场次,现场接受老年人咨询1.67万余人次,下发宣传品(册) 8.34万份,参与活动近 10.80万人次,其中,村 (居)法律顾问参与服务628 场次。 开展法律援助工作。2021年,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老年人法律援助 案件1787件次,接待老年人各类法律咨询83127人次,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 费办理遗嘱公证2045件次,有效纾解了群众办证需求。市司法局指导加强7千 余家人民调解组织和4万余名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实现村 (居)、乡镇 (街道) 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深化第三调解室、婚姻家庭调解工作站等调解品牌成效, 为老年人就近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便捷、免费的调解服务。此外,开展“法律援助 进家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帮助老人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规避法律纠纷, 安享幸福晚年。 三、跨越 “数字鸿沟” 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牵头建立了包括32个成员单位的联席会 议制度,建立工作台账,细化落实措施推进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切实解 决。印发 《关于切实做好老年人挂号就医有关工作的通知》,各医疗机构提供多 渠道挂号服务,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印发 《关于持续做好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整 治拒收人民币现金有关工作的通知》,全市医疗机构设置保留人工现金收费窗口, 提供更现金结算服务。编写 《“我教老人用手机”简明教材》,惠及各大部委、 高校退休老干部,并开发“我教老人用手机”小程序。发起“致敬建党100周年 ·百 43 名老党员践行智慧助老”活动,开展线下培训32场,选拔培训骨干志愿者1600 余名。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教委、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开展智慧助老公益行动,“线 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组织线下活动24场,500余位老年人 参与;线上直播课18次,累计观看人数11.5万。开展全国智慧助老公益行动- 北京站活动68场,培训老年志愿者1500余人。开展“智慧助老行动 ·我教老人 用手机”系列活动。 开展“年龄无障碍”新知识、新信息交流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以一对一的 方式,为老人读报、介绍讲解社会时事,使老人与社会同步;以个案方式向老人 讲解自助银行、电话挂号等生活服务设施,手机、电脑、照相机等常用设备及微 博、音/视频网络通话实用等新技术的使用方法,使老人与时代同步,更好的享 受新科技的便捷。 足不出户办理电子居住证 (卡)。2021年开始实施电子居住证 (卡),一 部智能手机便可帮助老年人通过手机网上办理居住证 (卡)申领、签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内容提供方:善经济智库
  • 审核时间:2022-10-02
  • 审核编号:7100106116004200
  •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 能力类型:服务提供商
  • 领域认证:
  • 版权证书:
  • 区块链号:

相关文档